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泰顺县木偶戏文化   
温州南戏与泰顺木偶戏
  2013-05-14 08:40:00

            来源:泰顺网 2002年4月8

   清徐珂所编《清稗类钞》说温州土俗尚傀儡之戏,名曰串客。明朱谏《观傀儡戏十首》之一:小女群看傀儡场,风飘彩袖各郎当。锦棚不觉灯花落,又报东方晓日光.”清郭钟岳《瓯江竹技词》:台前灯彩衬高低,串客衣冠亦整齐。傀儡登场频一笑,有人暗里费提携。方子颖《温州竹技词》:鳌山台阁列层层,傀儡频年百戏增。可见温州民间傀儡戏盛行之一班。

  傀儡的起源较早,唐杜佑《通典》云:汉末始用于嘉会,北齐高纬尤所好,闯市盛行焉。到了宋代,据《东京梦华录》卷五京瓦伎艺条已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。温州的泰顺素称木偶之乡,据三魁、筱村、泗溪的有关宗谱记载,宋代已有木偶戏,南宋时曾赴临安演出,至清代末期全县约有直120多家戏班。既是宗谱所载,南宋时曾赴临安演出当属事实,但尚难查考,不过现存几个木偶头,则为明洪武间所存。说明泰顺县木偶戏历史悠久。温州的木偶制作十分精巧,明姜准《岐海琐谈》卷三十八杂志山人黄子复擅巧思,制木偶、运动以机,无异生人,尝刻美人手捧茶托,自能移步供客,客举瓯啜茗,即立以待,瓯返于托即转身向内而入。又刻为小者,置诸席上,以次传觞,其行止一视觞之举否,周旋问背,不须人力。其灵活机巧令人叹为观止。可见温州傀儡戏伎艺之精湛。

  《张协状元》第五十三出有一段借鉴傀儡戏舞鲍老的舞蹈场面:(末拖幞头,丑抬伞) ()正是打鼓弄琵琶,合看两会家。 (丑午伞介,唱) (斗双鸡)幞头儿,幞头儿,甚般价好,花儿闹,花儿闹,佐得恁巧,伞儿簇得绝伦,刺起恁地高,风儿又飘。 ()好似傀儡棚前,一个鲍老。

  《武林旧事》卷一圣节条有傀儡舞。卷二元夕条有大小砍刀鲍老交衮鲍老。宋幼清《九篇别集》:院本皆作傀儡舞。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录扬大年《傀儡诗》鲍老当筵笑郭郎,笑他舞袖太郎当,若教鲍老当筵舞,转更郎当舞袖长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三回:那舞鲍老的,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。可见鲍老是对傀儡舞蹈的吸收和综合,无疑为戏曲形体的舞蹈化奠定了基础,并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。因为戏曲艺术正是通过形体动作的舞蹈化来表现情境或抒发情感的,而早期温州南戏的出现,无疑可作它的标志。

注:本文选自《温州南戏考述》 戈悟觉、教授、国家一级作家,温州人。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,毕业后到1995年在宁夏从事新闻和文艺工作,发表和出版作品400万多字,有英、法、日、俄、保等译文。 20多次获奖。入选英美《五千世界名人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