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泰顺县木偶戏文化   
泰顺的明清木偶头雕刻
季桂芳   2013-05-14 08:46:00

 木偶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,汉代已有木偶戏的雏形,到唐代日趋成熟,宋代已是我国木偶戏的鼎盛时期,明清以来更是普及于小城镇和乡村。古代的木俑雕刻孕育了木偶戏艺术,而后来木偶戏的发展也促进了木偶头雕刻艺术的精绝。

 浙江泰顺素有木偶戏之乡的称号,相传已有五、六百年的历史,到清末全县民间还有一百二十家木偶戏班。由于木偶戏道具简单,流动演出方便,而且通俗易懂,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。因此在交通不便、文化落后的山区能长期的生存下来,并有所发展-木偶头雕刻是直接为木偶戏演出服务的,木偶戏的盛行也促进了木偶头雕刻艺水的发展。

近年有关人员在本县民间发现一批明清时代的木偶头,两灶共同34只。除通用的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等角色头像之外,还有专用的特定人物头像,如包头、关羽、魁星、三眼大帝、顺风耳、王乞老等头像。明代和清代前期的木偶头造型,在雕刻和上彩及冠帽装饰的制作工艺方面,与近代(晚清和民国时期)有明偶戏有明显不同之处。

 其一:明代木偶头的冠盔巾帽,多用一块木头或两块木头连在一起雕刻而成。也有一部分通用的木偶头盔另刻,演出时再装戴,但所有的盔头纱帽均用木头雕刻而成。晚清和民国时间木偶戏用的冠盔巾帽多用纸、皮或绸布制作,很少有木雕的。

 其二:明代的木偶头无论何种人物头像,均刻出凸出耳前上部的鬓发;脑后帽沿之下枕骨处,也刻出向后突出的发根。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术偶头很少刻出鬟发,需脑的发根部分,也只刻弧形浅线,后期干脆刻成光头,涂上黑色以示头发和鬓发。

 其三:明代和清代前期本地民间的木偶头净末(火花脸和老生)等角色头像,需有须鬓的,均用须料栽上去,即在上唇、下巴和两颊鬓边等处钻上小孔,扎进须料,再用小竹钉钉牢,厉柬也有用棉纸塞牢。而晚清和民国时期民间木偶戏均模仿人戏那样,用铁丝扎上颓料,演出需用时再挂戴上去。

 其四:明代和清人前期的木偶头粉彩工艺很细致,和现代泉州的木偶头的粉彩工艺大同小异。如打底,泉州用的是当地黄泥,泰顺用的是当地黑泥,在刻好的白坯上褙棉纸、盖十、修光、上粉、开相、刷蜡等六道工序,用料也很讲究。后来的粉彩工艺渐趋简单化,只在头坯上刷涂几次粉底后即上色、开相、刷蜡三道程序而已。  

 其中的生角头像,特别是小生头像,面部丰满,眉目传种,嘴角略带微笑,开相文静大方。头部的双龙棒珠金冠的雕工也很细致。木偶头造型要数生角最难,生角造型能达到如此俊秀端庄,堪称上品。

 旦角头像刻划的十分成功。圆润的鹅蛋脸,两道高高的柳叶眉.双眼和小嘴略带微笑,面容秀丽,表情温存娴静,看后使人有一种含情脉脉的感觉。头戴九龙棒凤金冠,不是后妃,定是命妇。整个面形和明代的仕女画脸形相似,是一件难得的木偶头佳。

 包公头像,满脸黑色,两道白色朴刀眉,脑门描绘着一个向上弯的红黑相间的半月形图案,脸谱简洁朴素,加上活动的眼睛和嘴巴,特别生动。相纱和须鬓虽已损坏,但还能从整个面形看出包公的刚正威严的神态。武生头像,刻划一个青年武士的健壮威武的形象,也很成功。

    魁星头像,运用夸张的手法,把魁星的威武魁伟的形象表现得恰到好处。眉棱骨直插天仓,怒目而视;一个狮子鼻活动的血盆大口,蓝面红发,头生双角,使人望而生畏,这个头像的造型,明显地受了寺庙神象的影响。

 关羽头像,连扎巾用一块木头刻成。须鬓已残缺,丹风眼,卧蚕眉,枣红脸是根据人物的特定面貌刻划的。整个造型简洁自然,刀法利落,把关羽的威武忠义的神态给表示出来了。

 从以上这些木偶头中,不难看出,明清时期浙南地区的民间木偶头的造型艺术和木雕技法,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。刀法娴熟,雕工精细而简练,开相文静秀美,脸谱描绘简洁朴素,粉彩工艺细致讲究,直到现在还值得我们的学习和借鉴。这些木偶头的发现,对研究浙南地区的民间木雕工艺和木偶戏的发展历史,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。

出自泰顺县文史资料第四辑《泰顺木偶戏》泰顺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。